2005年9月26日

約會

這兩星期約會很多,但未約的更多。特地寫下來,只為提醒一下自己,雖然不知道為何每次約人的都是我。 排名不分先後。

1) 傳奇 BBQ 暨第二屆直決傳奇盃,比較喜歡這個約會,因為大家比較自動,而且不用我約人....
預計日計:十月中

2) 第三屆 7B 大旅行,希望能無限量擴展至"百人大旅行",但現時為止答應會去的就只有十人!!
預計日期:九月三十日 (次次行山都落雨,唔通連個天都唔鐘意我?)

3) CSIE 聚餐,記憶中阿志係欠我一餐的......
預計日期:本來和阿圈提過話明日的,但忘記了約人...

4) 中學補習的 Re-U,上次成班學生入左 CAMP,我因為返工太累放了飛機,實在迫不得已...
預計日期:如果約唱 K Lunch 的話,起碼十月廿二號.... (其實仲未有人覆我 ICQ)

5) JSSC - Music Paradise,今年已經沒有相約在高山了,難道友誼就隨之完結嗎?
預計日期:待定...

6) 1A 神秘聚會,一個突然興起的念頭,能夠化為現實嗎?
預計日期:...待定

7) 母校三十周年晚會司儀 re-U:BBBoy 話要俾番 d crystal 兩個女司儀喎....
預計日期:四個人都咁忙,通到電話先算啦...

8) 很久沒有以 SU 名義 re-U... 不過太難約了.... 班女......(唔係性別歧視,只係事實,無奈的事實,常說女人比男人長情,我看還不是絕對)

除了上面的一些大型活動外,明天還約了 friend 取 notebook,十月八號和姑媽飲茶 (死未...),還應該有一個生日會要去 (......費事唔提俾人屈一餐)。仲有嘉諾撒小學 (新蒲崗) 校友會到底攪成點呢? (諷刺的是,間學校個位置比我上車去返工個車站仲近................. < 50M displacement)

今日聽左一陣森小,提到想起和故人 (舊朋友) 見面是長大的表現...我這樣渴求聚會 (Re-U) 的心態是否已經步入晚年呢?

2005年9月9日

昨晚,二零零五年九月八日,放工後本約了 O Camp 一組人 Re-U,居然我比他們早到成個鐘,逛街時發現一部 3 CD Changer 的微型音響,所有條件都符合得很好,尤其是價錢方面,又是時候出血了。

不打算提那只有四個 freshmen 出席的 Re-U,想說的是之後的飲酒活動。時間,人物,地點,沒有一項是正常的:平凡的星期四晚,返到家已是凌晨三點半,今天還要如常上班。我,Kilroy,阿光,Karl,Jeff,高基,還有一出現便和我出了支嘉士伯的 Kevin,全仔之餘仲要唔知咩配搭。地點更是離奇,成班人為了省錢,去 7-11 買酒坐在公園的滑梯上,十足不良少年。不過,我卻很高興,到底是 Intern 後遺症還是甚麼,也不理得這麼多了。

而最大的得著,莫過於體現心靈休息的重要,明明只睡了三小時多點,上班時卻沒有特別疲倦的感覺。尤其是經常聽到同是 Intern 的阿 Wing 說忙得要死,到底,他知道「忙」的美感嗎?

很少有過「忙」的感覺,由中六開始有印象沒有休息的日子如

放學後還要到何文田某中學製作 SingCon 佈景,晚上回家做功課和預備測驗。
SingCon 當天由朝忙到晚,完場後還有大堆手尾要跟,由二時左右開始慶功至天亮。
補完習後返科大 AGM 到七點在 Hall 做 COMP151再踢波,AGM 那段時間最高紀錄三十二小時沒有睡過一分鐘 (當中包括踢左三個鐘波)。
自己當 Exco 那年 O Camp 三日兩夜共只睡了六小時,但體力不斷消耗引致水戰時神智嚴重不清醒。回家睡了一晚再玩 Hall O 做 leader,不過無官一身輕,那四天根本談不上甚麼。

那時比較有印象的是睡 Common Room 的日子,記得試過帶蛇墊去 Common Room 睡,一次被阿姐罵,一次又好人得幫我關冷氣和落窗簾。而伏在桌上睡是比不睡覺更糟的,因為像被人打了一身。

以上那些時候,根本不會有忙的感覺,因為享受那個過程。要令自己不忙,除了甚麼也不做外,學會不覺得忙 (即享受) 好像更實際。而「忙」本身是個中性的字眼,但最不可取的是以中性的心態來形容自己忙,既不討厭忙,也不享受忙,和沒有感覺的死人沒有分別。

而如果唔明我想講咩而又想體驗一下,可以試下由享受廣義的「忙裡偷閒」開始,那「偷」的感覺很重要,閒是要在忙中偷回來才過癮,即是以其他人不知道你的時間何處來為條件去做一些事。要在沒有影響日常工作下花兩天在 Virtual PC 上安裝 Windows 'Codename' Longhorn Beta 1,就是在下最近忙裡偷閒的新作。

總而言之,假設你有三萬日的生命,你的一生就會有二十五億九千二百萬秒,一秒不多,一秒不少。而忙,正正就是你比其他人在相同時間做了更多的事,縱使在短暫的時間內你會有負面的感覺,但總的來說始終是值得欣喜的。

如果還是不懂我在說甚麼,我唯有說句對不起,只因面對不知所謂的人多了,是會令到自己也有點不知所謂的。

2005年9月2日

夢中情人 - Yonah

對於 Yonah,其實我鐘情已久。早在我兩年前買 IBM R40 (使用以 Banias 為核心的 Pentium M)的時候,已經密謀投向 Yonah 的懷抱 (...敗家到這個地步)。

我一直也不欣賞 Intel 的 Netburst 架構 (用於 Pentium 4)。而 Netburst 深化管線階層的結果除了是時脈得到大副度提升外,隨之而來的就是很不濟的 IPC (Instrustion Per Clock),第一代 Pentium 4 推出時,其效率只有不足 40%。也不需要去談論那 80W 的耗電量了 (現在最高耗電量的單核心 Pentium 4 為 120W)。對比起 Banias 這個完全相反的架構 (即提高 IPC, 但時脈不可能太高),我比較愛 Banias。(註: Banias 是架構名稱,也是核心的開發代號,即 Netburst 對 Northwood。而至今的 Prescott - 最新的單核心 Pentium 4 和 Dothan - 最新的 Pentium M 也分別是 Netburst 和 Banias 架構的)

其後的一年,Intel 發展出 Hyper Threading 架構,建基於 Netburst 上,透過模擬出另一個核心來達至超過 60% 的效率 (比起同期 AMD Athlon XP,仍是很低)。比較少人理解的是,Hyper Threading 只是 Dual Core 處理器的引子。目的是加快 Multi-threading(多執行緒) 軟件的普及。而在非 Netburst 架構上,Hyper Threading 所帶來的增長是很難預計的 (可能根本沒有增長)。

不過,雙核心在 Netburst 架構上實現有很大難度 (當然現在已經克服了,所以才有 Pentium D)。而雙核心在 Banias 上則可大放異彩,在要求省電環境,可以把一顆核心關掉,以單核心運作,而即使雙核心以全速運作,耗電量和熱量也不會像 Netburst 般誇張。所以雙核心流動處理器的發展過程比 Pentium D 清晰很多。說了這麼多背景,才解釋到為何早在三年前我已經對 Yonah - Intel 首顆雙核心流動處埋器情有獨鐘。

最近,看到最新消息-Intel 已成功把 Yonah 初期的 5 W 耗電量降至 1W。當然計算方法和 Pentium 4 不同,但兩者的耗電量實在是差天共地。Yonah 製程為 65 納米,而雙核心的管理比現在 Pentium D 先進得多,一來可以共享 2 MB L2 Cache,二來兩顆核心也能在不同時脈下運作 (這是處理器的首次),以平衡耗電量和效能。Yonah 的推出日期大約為 2006 年第二季。不過,最令我傷心的是,當我2006 年 9 月 Year 3 時,Yonah 有機會被下一代的 Merom 取代了(啤......)。

話是這樣說,但作為 AMD 的 fans,比 Yonah 更早推出的 AMD Turion 64 - 64bit 雙核心流動處理器也很令我期待,其實 AMD 在流動平台一向不太著力,所以不太看好。比較有建設性的想法是希望 AMD 的作風會使 Intel 在 Yonah 加入 64 bit 支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