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也想在這個題目上發揮一下,但是所涉獵的範圍太廣,所以一直也不敢動筆。然而,最後都是按捺不住,唯有獻醜獻醜吧。
首先,這裡所指的翻唱只是局限於本地收錄的作品 (即沒有演唱會版) 而言。我會分類推介一些值得留意的翻唱作品,和大家分享一下。
翻唱比原唱更動聽的作品:這一類作品佔了很多,除了能給予聽眾新鮮感外,其實歌曲本身和歌手的化學作用也很重要。記得曾聽過業內人士剖白,說歌曲並不一定會落在最適當的歌手上。而以下選了四首歌曲,原唱歌手有一定的認受性,但是亦未必每一首作品都是最佳演繹,翻唱者有後輩也有前輩,正好反映了這個事實。我會把所有和原唱作品不分高下的也歸入這一類,因為這表示翻唱作品已經跳出了原有的框架,也算是成功的例子。
歌名
| 原唱歌手
| 翻唱歌手
|
非走不可
| 謝霆鋒
| 彭羚
|
我這樣愛你
| 黎明
| 鄭秀文
|
昨遲人
| 許志安
| 林志美
|
誰可改變
| 譚詠麟
| 羅敏莊
|
原唱作品始終較好的作品:這一類的作品也佔有一定的部份,原因我認為是在於本身的原唱作品已經天衣無縫,好歌自然吸引到別人翻唱,可是歌手翻唱的時候也找不到更好的演繹技巧,結果便是有點「依樣葫蘆」,欠缺了最重要的新鮮感了。
歌名
| 原唱歌手
| 翻唱歌手
|
傷信
| 陳奕迅
| 杜雯惠
|
細水長流
| 蔡齡齡
| 梁漢文 趙學而
|
加入了翻唱歌手的個人風格的作品:這一類的作品最為罕見,亦很難得。因為時下的歌手的「個人風格已經不復當年。例如下列作品中李克勤只是唱腔上的分別;與黃秋生和關淑怡的包括編曲和唱腔的風格已經不多見了。
歌名
| 原唱歌手
| 翻唱歌手
|
習慣失戀
| 容祖兒
| 李克勤
|
如果你知我苦衷
| 周慧敏
| 黃耀明
|
幸福摩天輪
| 陳奕迅
| 黃秋生
|
這是愛
| 泰迪羅賓
| 關淑怡
|
翻唱次數頗多的作品:我認為歌曲本身也有其命格,某些歌曲的翻唱次數真的特別多,原因各異,像是以下兩首,《憑著愛》是代表著一個年代的,而《追憶》則是動人心絃的生離死別的作品,兩者的意義都非常與別不同。
歌名
| 原唱歌手
| 翻唱歌手
|
憑著愛
| 蘇芮
| 劉德華 張偉文 盧冠廷 張崇基,張崇德
|
追憶
| 林子祥
| 彭羚 夏韶聲 林一峰
|
最後,便要揭曉何以我忍不住要說明我對翻唱的看法。話說去年年尾李逸朗, 蔣雅文推出了一張以翻唱為主題的專輯,翻唱了一些紅極一時的作品如《少女的祈禱》、《愛的故事上集》、《每隔兩秒》和《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可能由於銷量不理想,我近期還在媒體上看到關於他們這一張大碟的一些宣傳。我對此事極為不滿,試比較一下我上述的一些翻唱作品,你便會明白他們連翻唱的資格也沒有,居然可以以此名頭推出專輯,真是令人反感。而且,這一類商業翻唱也是我所不同意的手法,就正如我沒有把《好心分手》放在上面的任何一個角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