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2日

古羅馬的鬥獸勇士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沒有 MP3 的日子,當時,音效壓縮技術還未有被重視,在電腦內播放的音樂都是以無失真的 WAV 和 AIFF 儲存,每一秒鐘已經需要 1 MiB 的空間,加上當時儲存裝置並未如現在百花齊放,數 GiB 的硬碟已經是上千元的貴價玩意,所以,MIDI 格式便成為了坊間流傳的音樂檔了。

MIDI 不是把聲波數量化的儲存方法,它只是記下了用某種學器奏出特定的音符而已,所以佔用的空間極少,至於各種樂器和每個音符的音色是儲存在電腦裡面,所以其實和 MP3 這類音樂格式並不相同,例如 MIDI 不能紀錄人聲,而且使用普通音色庫和專業級音色庫在播放效果有著天壤之別 (主要分歧在於音效卡質素和音色庫的細膩度)

「古羅馬的鬥獸勇士」,是我小時候 (大概是初中吧)下載的一個 MIDI 檔案,那時使用的 IBM 電腦還只是使用 Pentium 200 MHz,但是播放 MIDI 的音效卡卻是最好的,近來才知道是因為那個 MIDI 檔案是使用 Yamaha 的 XG 格式,而不是 Windows 預設的 GS 格式,再加上我曾經以 GS 格式儲存這個檔案,所以在以後的日子才不能播放原本的效果。

而且在早年,我也找到了當時在 IBM 電腦內的 MIDI 檔案,我相信我和廠商是找到了同一個 MIDI 網站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