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李克勤的《My Cup of Tea》,同期傅穎亦推出處女大碟《My Cup of T》,不知兩張大碟的名字原本是否一樣的呢?
原本沒有打算購買李克勤這張大碟 (因為七月已經買了王菀之的 《Read My Senses...》),不過被唱片封套所吸引 -- 初時對「可自選個別樂器演奏」還滿有期望,以為真的可隨意選擇樂器混音,當然,其實只是在每一首完整歌中選擇數個獨立的混音部份各自灌錄成不同音軌而已,例如第一首作品《紙婚》便包括有 David Garrett 的小提琴版本、李嘉齡的鋼琴版本、兩位演奏家各自的獨奏版本和弦樂四重奏的部份等等。
可惜,這一次所投放的資源明顯未能夠把這個概念做到畫龍點睛的效果。例如上面所提及的弦樂四重奏 (Strings Quartet) 其實只是完整版中穿插的一些音節分拆開來獨立成一個音軌,如果製作單位可以多花工夫把歌曲重新以四重奏的格式編曲,相信更能嬴取新派古典樂迷的讚賞。
在自選樂器的角度方面,這張唱片是走錯了方向 -- 只重量而不重質 -- 《紙婚》和《花落誰家》各自有八個不同的音軌可選,但是例如《花落誰家》一曲連大提琴和雙簧管的伴奏部份也各佔一個選擇,當中支離破碎的感覺不言而喻,這些音軌的出現只是增加「填數」的感覺,對於整張唱片的專業程度和耐聽度也沒有幫助。
其實這張唱片的選曲已經很適合用作樂器編奏,例如《Twins》一曲的和唱版和樂器版便各自各精彩,比完整版更耐聽,可惜的是製作單位把另外三個不完整的伴奏音軌加進去,稀釋了這首一歌的吸引力。
總括而言,如果不介意雜質太多,這張唱片是物有所值的。但我個人很期待直正新派古典樂的廣東大碟的誕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