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打算為家中的 Ubuntu 伺服器設置虛擬器 (Virtual Machines),製作虛疑器的選擇比以前多,略有研究的也有四種。
Hyper-V: 乃是 Microsoft 加入虛擬器後比較有潛力的方案,亦是首個 Microsoft 的原生虛擬平台 (Native Hypervisor)。在虛擬技術方面,Hyper-V 還算是新丁一名,能否打響名堂還得看看軟件巨人的研發能力了; 反而值得留意的是 Hyper-V 也來支援 SuSE Linux,這個迫不得已的支援表也有點黑色意味。當然,我的 Ubuntu 伺服器並不會為此改頭換面,所以還未有機會試一試它的實力。
VMWare: 對比起來,VMWare 要算是虛擬他的老大哥了。這所公司的高瞻遠足實在值得參考 -- 當 VMWare 從大型虛擬系統走到中小企的那一刻 (或者說,當中小企能負擔的電腦也有足夠運算虛擬平台的時候),它還是業界唯一的方案。即使現在的許多功能,也仍然只此一家。適逢VMWare Server 2.0 剛剛正式推出,本來也有興趣一試。然而,封閉源碼軟件和 Linux 始終有點格格不入。
Xen: 這個門派歷史也不短,原本是大學的項目,商業化後再被 Citrix 收購,但仍然保留了 XenSource 的開放源碼部份。假設這個商業開源模式運作能夠顯示出成效,相信會引發一輪軟件界革命性的變化。有趣的是,在眾多虛擬軟件,我只有正式讀過 Citrix 的網上課程。
KVM (Kernel-based VM): 乃是我最終的選擇,原因倒也不少: 正式被 Ubuntu 定為預設虛擬器、開放程度 (非商業成份) 最高,當然還有最主要的一點 -- 型。要在沒有 GUI 畫面的環境下設定 KVM 在網路上的參考資料可以用殘缺不全來形容,花了兩晚仔細閱讀各個設定檔和散亂的文件後成功在 Windows 系統上以 Tight VNC Viewer 連接至 「QEMU / KVM」 的畫面帶來的成功感實在感動。剩下來的難題只有: 在兩張軟件 RAID-0 運作的 8GB CompactFlash 記憶卡上,空間是很緊絀的,正所謂「一不做、二不休」-- 精力集中在 XPe 上了!
虛擬器免費版比較
| 主系統
| 子系統
|
Microsoft Hyper-V Server 2008
| Native-OS on x86-64
| Windows, SuSE Linux on x86, x86-64
|
VMWare Server 2.0
| Windows, Linux on x86, x86-64
| Windows, Linux, Solaris on x86, x86-64
|
Citrix XenServer Express Edition (Native); Xen (Native)
| Native on x86, x86-64
| Windows, Linux on x86, x86-64
|
KVM (Kernel-based VM)
| Linux on x86, x86-64
| Windows, Linux on x86, x86-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