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30日

IBM Thinkpad R40: R = router!

一直以來對於家中路由器的要求頗高,曾花了近二千元購買 Abocom MH350 雙 WAN 埠路由器。搬進新居後,第二個 WAN 埠已經沒有使用了。可是,近來卻發現間中有斷線的情況出現,要知道在這廿一世紀,上網慢一點也會讓人受不了,還用說每晚有近一小時未能上網這種「網路禁固」嗎?

經驗之談,市面上的所謂 「路由器」 處理能力著實有限,任何一個港青對互聯網的 「使用模式」 也可以把普通的路由器拖垮。所謂水往下流,既要換掉舊有的 MH350,總得順便升級一下。可是,更高檔次的路由器動輒超過四五千元,好像有點不值 -- 既然可花這麼多錢,何不買台 netop 加上 pfSense?

近來最受注目的要算是 AMD E350 處理器,在低功耗下保持相當的繪圖能力,可是 pfSense 只是 CLI ,連顏色也沒有,有好像有點大材小用。最後,終於把相伴多年的 Notebook: IBM Thinkpad R40 改頭換面一翻: 另配 Cardbus Gigabit Ethernet,拿走硬盤和光盤,想不到七年前的電子產品竟還有如此適合的用途 (經測試後在效能和耗電量也很出色),花了整整一星期 (主要是 Realtek 8169C offload 能力有限,連翻測試下要把所有 checksum offload 等都停用在可正當運作,而 MTU 最大也只是 4500 bytes),終於成功設置好這台 x86 級數的路由器,重點是升級只需 $300 不到。耗電量大概是 20W 左右,內建的 Wi-Fi 接收器可設置成無線基地台 (Access Point),還有更令人意想不到的: 後備電池! 以後即使全大廈停電也可以用 notebook 上網 (當然,用了七年電池其實只剩下三十分鐘電力而已)!


完成圖

2011年2月23日

平日

就一個平常不過的日子,放工後替魚兒們換一換水,把備課的文件掃描起來 (卻不打算閱讀),看一看 youtube又一日, 到底這是舒適還是頹廢呢?

2011年2月4日

年三十晚

年三十晚,放了一天年假打算和家人去逛花市,但原來身為母親,不論是我媽還是我嫲,年三十晚也是忙得不可開交,基本上我走近一點也會被她們罵走。加上今年公司提早至三點已經收工,而且雞腸放了飛機,晚上的牌局也成了三缺一個局面。各樣事情加起來,這算是我放得最不明智的年假了...

吃過晚飯,和雞康及林博去行花市,今年果然旺丁旺財,我也湊點熱鬧買了兩盆桔,還得多謝兩位好友大年初一幫我運桔。在 M 記吹水直至凌晨,歸途中竟還撞到健哥,乃是兔年第一個巧遇。

一行三人把桔運抵我家已經接近三時,繼續吹水之餘還等待凌晨四點的英超快車,可是我到現在還不明白為何他們捱至凌晨也不需要吃東西。看了半場熱刺,熱刺躉卻已倒頭大睡,我也不理他們「倆小無猜」在完場後是如何離開,獨自執房去了。執了四個鐘,竟然把房間整理得井井有條,我相信只有在這種神志不清的情況下才會做出這種事 (之前收拾房間都只以「合格」為標準便會停止)。

兔年祝大家事事順利,心想事成~~

2011年2月1日

HP Mini 110

臨近新年的時候參加 HP 的有獎網上考試,竟然抽中了頭獎 -- HP Mini 110 Netbook 一部。開心的原因不單單是 Netbook 的價值,而是為了人生中首次抽中 「頭獎」而興奮。一直也認為 Netbook 效能太差而沒有購買慾,這次難得抽獎得到,也樂得接受命運的安排 (其實可以原機放售,但是也要花精神求售,倒不如自用好了)

完成初次設定後,跑好許些效能測試軟件看看和舊有的初代 Centrino 平台 (Pentium M) 相差多遠。使用中的 IBM R40 是大學 Year 1 的產物,不經不覺已經有七年歷史,在測試的同時禁不住一陣感慨。不管如何,測試的結果倒和我預期的十分接近 -- 單就處理器而言其實速度相去不遠 (當然, Pentium M 在當年算是頂級效能,但現在的 Atom 只是入門級)。如果只量度單緒 (Single-thread) 處理能力,Pentium M 甚至比 Atom 快上 10% 左右 (Super Pi 測試, P-M 5m44s vs. Atom 6m21s)。

當然, Mini 110 在其他應用層面例如多緒處理能力、記憶體效能、硬碟和圖像處理能力也明顯優於舊有的 R40。即使配上 Windows 7 Starter Edition 後,使用感覺也比舊的 R40 快上很多。

測試過後,正式開始試用。可是卻赫然發現硬碟中的主要分割數目已達4個之多 (System, C:, Recovery, HP Tools),亦不能再分割一個 D:\ 供自己文件使用。心中不免罵了一句粗話 (好...我承認,那是一連串的粗話...)。上網遍尋良久,也還是靠 GParted Live 先把分割刪除再建立一個申延分割 (Extended Partition) 然後重灌系統。在重灌後雖然都會把 C: 重新合併起來,但總算還是一個申延分割,重灌後再用一次 GParted Live 把 C: 分割成兩個邏緝分割,就這樣忙了一整晚。

2011年1月27日

顯示卡

近期一直在計劃買新電腦,對新推出的 Intel Sandy Bridge 系銃甚感興趣,可是細看之下卻只有點虎頭蛇尾的無奈 -- 雖然處理器的速度十分可觀,但是整個系統的瘕疵卻很顯眼,歸納如下:

1. P67 晶片只有 16 lanes 的 PCI-E 2.0,我如果要使用現有的 RAID 卡就會犧牲一半顯示卡的頻寬。
2. 只搭配兩個 SATA 3 插座,餘下四個都只是 SATA 2。
3. DMI 架構只提供約 250MB/s 的頻寬,與 AMD HyperTransport 架構差很多 (雖然不是正式的數據,但大概也會超過 10GB/s),我相信 DMI 頻寬不足間接導致只技援兩個 SATA 3 插座的設計。而且不論底板有多少個 USB 3.0 埠,也敵不過 DMI 的大限。

既然是要升級,當然就要完美的型號,所以,我大致已經決定引頸以待 AMD 下一代 Bulldozer 架構的處理器。近來有傳 Bulldozer 系列效能可以媲美 Intel Core i7,加上其他規格,實在值得等一下。

但是,銀包未見血又有點坐立不安,唯有先查找有何部件可以先行升級。最直接的就是顯示卡,因為在上一次換機時其實沒有升級顯示卡,只是使用 GeForce 8600GT (都只是因為舊有的 6600GT 壞了而補購的)。為了配合之後的 AMD 系統和最新推出的 Northern Island 的省電效能表現出色 (幾經辛苦等到 nVidia 推出 GT 560 Ti 看看能否挽回點面子,卻仍在耗電量上大敗給對手),當中尤以 Radeon HD6950 效能和電量也令人滿意,也決定了牌子和型號。可是本來打算買的廠商自行設計的雙風扇版本都未到貨。把心一橫,也無謂再等了 (因為還未知到何時才會到港),直接購買公版。


新舊對照

2011年1月20日

寒冷之冬

早前曾經懷疑各大氣象組織說今年冬天會很寒冷只是炒作煤炭股的技倆,近一星期徘徊十度左右的天氣卻讓我知道自己是太陰謀論了一點。

寒冷的天氣讓我幾乎不能正常生活,除了每天起床上班像服刑一樣外,星期六更因為睡過了頭而走了一整天的課堂。雖然如此,但在這個寒冷的天氣裡也踢了兩次波 (還要是夜波...),總算證明自己還算健康,而且踢完波後身子也會覺得暖一些。

順帶一提,Sandy Bridge 平台正式登場,卻也有不少讓我猶疑應否換機的地方,改天可以分享一下。


寒冷的天氣下,唯有自製 3.5" 暖手蛋...

2011年1月3日

聖誕新年一週過

聖誕和新年剛好相隔一個星期的最佳體驗,莫過於它們都在星期六...

總算聖誕節也有三天假期,所以在星期一也安排了行山和打邊爐等節目,本來終於等到了一個不用回科大上課的星期六,卻選擇了由科大出發往坑口的路線,也是「天意弄人」得很。平安夜過得平安,是因為要替客戶把新產品設定完成以便下星期的工作,卻因為硬件故障而要等待維修員協助,本以為「舉手之勞」的工作卻搞了一整天,回家時亦已心力交瘁而打消了所有倒數的念頭。首兩天假期留在家執房,是預定了的工作,可惜進度未如理想,唯有把限期延至農曆年前。

過了一個感冒未清的一週,赫然發現元旦日除了多點節日氣氛外,根本得不到任何額外的假期。加上屋菀中醫的「苦茶」竟然有著和西藥一樣的副作用————極度疲倦,以致也沒有出席一些飯局,很是可惜。因為元旦日和星期日傭人也有假期,我卻要擔當照顧祖母的責任,不過我既不懂做家務,又不會煮飯,所以說穿了都只是陪著祖母而己,最後也未能踢到「元旦友賽」,但總算和幾個波友吃了餐晚飯,變相的說法是,整個聖誕新年週只和球隊吃過晚飯,dry 得很。不過祖母因胃出血而要住院,卻是始料不及,終於,傭人取消了假期,協助打點祖母住院的事宜,我也在急症室待了整個星期日。

2010年12月13日

久未更新

足足有三個月未有更新,日前和退休半年的小學老師 -- 應該是副校長,但我在學的年代稱呼她為陳老師,現在也未慣改口 -- 商討校友會的聖誕聯歡會之後吃飯,被問及近期忙甚麼,當下只能支吾以對,事實是連我自己也不知道。說來慚愧,畢業數年的我竟然要老師請食飯,連侍應生也為之側目。

回家後反覆思量,近期較忙是因為世界盃時在家安裝了有線電視,現在逢星期六上課後回家看英超是為最大的娛樂,卻也好像仍然有點浪費金錢,所以近期連亞運和重播了 N 次的電影也看過夠,近來發現時間不夠用的最大原因可能是這個。奇怪的是,近來 TVB 的劇集我又不感興趣,《義海》和《刑警》雖然口碑甚佳,但我卻沒有追看的衝動。我應該是極少數支持《公主嫁到》奪下最佳劇集的觀眾。

雖然是比上半個學期輕鬆,但是學習還是一件很花時間的事,尤其是對我這種臨急抱佛腳的人,要我無時無刻發掘和課題有關的材料在討論區分享實在不是我的學習方法。不過,既然身為商學院的學生,我似乎更應該開放自己一點,這成為了這個課程最難的事。

和大學同學到新加坡旅行去,天氣不佳之餘新加坡也沒有甚麼景點,讓整個旅行有點漫無目的 (不過反正我的目的也只是休息,有沒有豐富的行程其實不太重要),而觀乎整個新加坡,似乎只有環球片場和聖淘沙值得一去,也算是長了見聞。反而,新加坡的美食比我想的更好,不但辣度適中,很有開胃的作用,而且要吃到美味的魚蛋河粉和肉骨茶也不用到甚麼特別的食宴,街邊檔的水準也不錯。旅程還包括乘車到吉隆坡,目的是參觀雙子塔和豪住 Sunway Resort Hotel & Spa,可是卻因天雨關係,酒店的設施用不到外連拍下來的相片也不甚了了。

不知道是聖誕臨近還是另有原因,自從新加坡回來後約會不少,我連旅行的相片也還未整理,本來是預計今天處理一下的,但卻忘記了要踢 friendly。而我亦剛買了隻機械鍵盤,寫這個 blog 的目的好明顯是首試 Ducky 9008 青軸黑同刻的紀念 blog 罷 (軸; 音「逐」; Axis 的中文 -- 今天買鍵盤時遇上的另一位「同路人」竟然以為那是「油」字,時下年輕人的中文程度認真慘不忍睹) 。


機械鍵盤,遊戲滑鼠和鼠墊,應該是 I.T. 人的基本配備吧。圖為 Ducky 9008 青軸,Logitech Performance MX 950 和 Steelseries Qck M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