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9日

叻-working

四月初旬,是很忙碌的日子。主要是 team lead 的孩子早了一週出世,連他也大失預算的提早假期,我也在無甚準備的情況下接下了他部份的工作,這天因為有大型的 Demo,他也要親身上陣了。

無巧不成話,示範用的網絡竟然在這天發生問題。雖然我選修的學位入面有「網絡」一詞,但在一個被無名 broadcast 侵襲的網絡裡,TCP/IP 裡七個 Layer 的課文完全沒有用途。即使我在努力找出問題根源,但也無甚了了。被其他負責的同事怒目而視 (也沒有辦法,眼見他們每天日以繼夜的架起所有設備,卻在「埋門一腳」付諸一炬,他們的心情我倒很理解),最後出動公司網路高手 (他也有負責今天項目的其中一部份) 召集各路人馬全力出擊,總算在下班的時候找出問題所在,避免明天出醜人前。

難得高手雲集,當然要討教一招半式啦,其實,他們用的工具我也知道的 (還離不開 Wireshark / Ehtereal吧),只是不知怎樣使用。他們眼見這位無知份子在插科打諢,竟然說起「外星文」來了! 老實說,用電腦術語拼湊的「外星文」我對朋友們說得多了,還好像是第一次被「還施彼身」,前一句 unicast、後一個 SPAN Port,雖然我未至於一頭霧水,但他們每說一句話,我也要思量思量才理解得到 (專業名詞有時真的令人討厭)

還好近來也甚多攪作,公事方面,把筆電升級了 4GB 記憶體加上 Gavotte Ramdisk配合順暢運得 Vista,工作起來更加得心應手,加上懂得了 在家中使用 "mstsc /span" 把 Remote Desktop 簡易伸延雙顯示接駁公司 notebook 工作 (解像度達 2560x1024),效率極高(如果全程在工作的話...)。把心一橫把家中電腦也升級成 4GB,同時使家中舊有的硬碟獲得重生,以安裝更多 Virtual Machines:


連 Windows 7 也裝進去了...

Ubuntu Server 也升級到 8GB RAM,加裝更多管理系統: Cacti (終究抵受不了把 MRTG 設定成監察 CPU / RAM 的工具的複雜性) 和 phpsysinfo。因為 RAM 數目大大提升,加上 Ubuntu Server 閒置時只使用 100MB 不到的記憶體,所以大部份時間都把 Server 內的 VM 全開啟,還有型地寫了一個 script: 先用 qemu-img 把 3GB 的 TMPFS (Linux 內的 RAM disk, 人家設定比 Windows 不知簡單多少倍,又可以控制 swappiness,把 8GB RAM 充份利用) 當成一個 VM disk 給 Guest OS 使用,Kernel VM + 1 GB RAM + RAM Disk 這個組合相信比很多實體電腦還要快! 就這樣 Ubuntu Server 8.04 LTS 使用了一年,本來也因為 KVM 內 Windows Guest OS 不支援 ACPI 未能自動關機而打算升級至 Ubuntu 9.04,誰不知近來也解決了 (只要去 Power Options 選擇 APM 支援便可以了,即使 Device Manager 內只是 Standard PC 也可自動關機,Microsoft 也有 KB 的),升級的動力立時消失。


SSD? 太慢了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