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家應該記得我曾經提過早年我對 Yonah -- 一顆最高只耗用 31 W 的流動雙核心處理器 -- 的期待 (註:現時桌面用雙核心處理器耗電量不少於 100 W)。不過,因為提早了推出日期,Yonah 已經以 Intel Core Duo 的名稱開售。但是我還沒有更換筆記簿電腦的衝動,所以已經把目標放在 Yonah 的接班人 Merom 上了。
誰不知,這兩天無聊間居然發現主機板生產商已經把 Yonah 帶到桌面電腦上了 (其實還是 Intel 多媒體平台方案 Viiv 的推動)。轉念之間已經在設想如何升級家中的伺服器了。
話說兩三年前左右,基於電費和熱量的考慮,我已經架設了一台低耗電伺服器了 (比業界領先了不少,笑)。這個伺服器平台兩年來改動不大 (對我來說實在少見),使用的是 Tualatin 核心的 Intel Celeron 1.3GHz,是我多年來引以為榮的選擇之一 -- 以主流處理器三份之一不到的價錢享受其九成的效能,還未計算低耗電和低熱量的優點在內。雖然這台伺服器運作一直良好,沒有大問題,不過我一直對未能實施 RAID 儲存方案耿耿於懷 -- 經常擔心一覺醒來,那 200 GB 的資料會化為烏有。
之前沒有打算更換伺服器的原因只有一個 -- 我所期待運用於我的新一代伺服器的技術還沒有成熟。但這次參考過一些網站後,發現諸如 SATA II (其中的 NCQ 技術) ,Gigabit Ethernet 和低成本的整合式 RAID 方案都可以在新推出的主機板找到。最重要的是 MSI 把以上的所有技術放在一塊支援 Yonah 核心處理器的 Micro-ATX 主機板 -- 俗稱細板上 (令人感動的是,它居然把這塊機板定性為伺服器主機板,令我有「知己」之感)。
說了這麼久,好像已經不需要再等甚麼了。可是,我還在等香港代理的一個電話。基於歷史遺留下來的政治因素,要購買這塊主機板和行貨 Core Duo 處理器並不是簡單的事 (還不明白? 原因很簡單,因為香港代理可能沒有入貨,其實這是經常發生的,真令人苦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