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收聽深宵電台節目的習慣。如果你也有這個習慣,對我以下所說的現象可能有更深體驗。
有時,在電台聽到一首雖然過了時但很動聽的歌曲,你會慶幸有這麼的一個機緣,可以在電台再次聽到這首歌 -- 不論你本身有沒有這一首歌的 CD 甚或是 MP3,總之在電台聽見別人播著自己久違的歌曲的感覺是獨一無二的。
然後,在聽過那一首令你懷念的歌曲後,在不久的時間 -- 無論近至下一個電台節目,還是三天後的另一個節目,你會再次聽到這一首歌。這種事情在深宵的節目最常見,通常是數天之後由另一位主持負責的「一切從音樂開始」。小時候,我常會當這是個奇蹟,也會感嘆自己的幸運。長大了,沒有了神話的感覺,換來的是客觀冷靜的分析。播了歌後,不論是 CD 還是 MP3,主持也未必有這麼好手尾把來源檔放回適當的位置,到了另一位節目主持人發現,如果大家的品味不是太偏差的話,還是會趁有空檔播一播這一首好歌。回想這個情況竟被我視為奇蹟,還真可笑。
近來聽了兩遍羅敏莊的第一首派台歌 -- 《挑戰者》。感慨良多,一向羅敏莊被我列為神台 (即超流) 歌手之列,但不被大眾認同。但是,如果你有細心聽過由羅敏莊演繹的《燕尾蝶》 (原唱: Shine),《時代曲》 (原唱: 陳奕迅),《抬起我的頭來》 (原唱: 楊千嬅),甚至是《似水流年》 (原唱: 梅艷芳) 的話,你會發現羅敏莊實實在在是一個超流的實力派歌手。《燕尾蝶》唱得比 Shine 要動聽十倍不用說,連《時代曲》和《似水流年》這一類和原唱歌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的歌曲,羅敏莊仍能駕輕就熟,不被比下去,在現今樂壇實在不可多得。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