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了,天氣十分涼快,使人精神爽利,所以便睡不著了,隨便找個話題寫一寫。
除著放棄了桌面和流動電腦的市場,IBM 便漸漸地在群眾間淡忘了。但是,它在伺服器以上層次的電腦卻更加進取。最近,IBM 公佈將會為美國政府實驗實建造全新的 "Roadrunner" 超級電腦,預計在 2008 年完工。
"Roadrunner" 將會採用 Opteron 及 Cell 處理器各一萬六千顆。其實,Opteron 和 Cell 處理器都不是甚麼新事物,Opteron 是 AMD 伺服器級處理器,每顆售價大約數千港元,很多中小企甚至大學的實驗室應該都有使用。如果你還是覺得 Opteron 是太高不可攀的話,不要緊,下年買顆 Cell 處理器的電子玩具來體驗一下吧 -- 我沒有說笑,由 IBM 製作,由九個核心構成的 "Cell" ,是 SONY PlayStation 3 的處理器。
"Roadrunner" 的運算速度可以達到 1.6 peta-flops 的峰值,"flops" 代表 Floating 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即是每秒可作多少次實數運算;而 1 peta = 1024 tera;1 tera = 1024 giga, giga 就是閣下個 Harddisk 幾個"激"個 "G" 的意思了。大眾化地說,"Roadrunner" 可以一秒間計算一千六百兆條小數四則。預計 "Roadrunner" 將會佔用三個藍球場的面積。
現在世界上最快的電腦是 IBM 所製作的 BlueGene/L,由大約十三萬顆自家的 PowerPC 處理器組成,其運算峰值是 367 tera-flops,大約是 "Roadrunner" 的五分之一。那麼,到底這些電腦有多快呢? 再給一些數字大家參考,大家還記得大約七八年前 IBM 超級電腦「深藍」大戰國際象棋大師嗎? 那時候「深藍」的運算能力不足 12 giga-flops。現今的電腦呢? 嗯,我近來經常唱好的 Intel Core 2 Duo 處理器中高階的E6700 大約是 20 giga-flops (這是理論值,實際只有大約 12 GFlops)。而第五百位的超級電腦則是採用了 1028 顆 Intel Xeon 處理器來達到 2 tera-flops 的處理能力的。
說了這麼多數字,其實是多餘的。因為基於 FLOPS 本身的定義只是「理論性」,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測試都會對數字有影響,數字間很難作直接比較。所以不要以為找部 E6700 便可以和「深監」鬥下棋,因為「深監」是以下棋為目的,在執行這類 Benchmark 是會比較低分的,實在是「低分高能」和「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表表者。另一邊廂,又不要以為 Core 2 Duo 真的很高分,在本年年初 ATI Radeon X1900 顯示卡推出時,其核心運算能力便有 500 giga-flops,基於本身繪圖核心的設計和用途 (技術點說,繪圖核心是很容易實行平行運算的,而處理器則要採用多核心方式來達到平行運算的目的),顯示卡要達到 giga-flops 甚至更高的水平其實一點也不難。順帶一提,PlayStation 3 的效能也有接近 2 tera-flops,和第五百位的超級電腦差不了多少啊,一年後,你會想擁有一部這樣的「超級電腦」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