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題: 《學警出更》案例分析
第一次接觸這個字眼,是數學中無理根式的有理化。如今,我很多時候都會把這個詞語借用到分析別人看似無理的舉動或言語,這一個是「社會大學」的課程之一。
近來電視劇集《學警出更》惹來觀眾和輿論批評,指劇情推出極不合理 -- 淘大宇所飾演的警員為了當臥底時認識的朋友李詩韻而缺席與郭羨妮的婚禮。最多人認為的「合理」情節應該是淘大宇根本不應接聽李詩韻的電話,即是接聽了,也可以直接轉介警方了事。爸爸更引用多年來的口頭蟬: 「劇情錯漏百出,還不關掉電視?」
作為大學生,我比家人從較多的角度出發,我即時想到「劇情不合理」這件事本身是不合理的!
《學警出更》是備受好評的《學警雄心》的續篇,即使根據「續集往往比第一集遜色」的理論,也不大可能出現這樣情理不通的劇情。加上觀乎此劇的選角,也不像是馬虎了事的作品 -- 相比起多位力捧新人的參與,歌手演員包括有容祖兒、薛凱琪、吳浩康和吳日言的出現才是此劇「不容有失」的關鍵 -- 難道無線電視會邀請多位歌手來參與一部「爛劇」的演出嗎?
本來我想到這裡已經沒有細心研究下去了 (不可以這樣呢!),也還多謝雞康在球場上再次談及事件才令我繼續把思路引申下去。我的見解如下:
劇中淘大宇在臥底的時候是靠著李詩韻的關係才能接近「大佬」,而最後直接導致李詩韻失去靠山。當臥底時和李詩韻 (及其他人) 的生活必然是「出生入死」的經歷,建立起來的友誼較為深刻。而且,在「出賣大佬」之後,淘大宇對李詩韻的歉意是最大的,因為她本身沒有犯下滔天大罪,對她沒有改過自身,淘大宇對她必然是又愛又恨的,就像當老師的對著頑劣的學生一樣。在「重情義」的淘大宇為了把李詩韻送院而缺席婚禮這件事上,值得我們注意的有三點: 一)警員遇事時未必會第一時間報警,因為他們本身就是警察。二) 淘大宇抱著李詩韻狂奔時,是不能預計有攝影視捕捉到鏡頭並在電視台播出的。而最重要的第三點,留待後面再述。
這時候,你會發覺這個思路和郭羨妮的對白是吻合的。她說: 「這不是你 (指淘大宇)抱著的是男是女的問題,而是你對我尊重與否的問題。」
劇情所帶出的是淘大宇並不尊重這次婚禮,他認為第二次結婚不需要舖張,甚至只是家常便飯而已。而一直他對婚禮也不甚著緊,試想他連禮服也沒有試身,會為了婚禮而放下失血昏迷的朋友不顧嗎? 這就是我先前所提及的「第三點」了。
如果你仍然堅持淘大宇的行為是笨得不合理的話,那麼我只能告訴你,「笨得不合理」的人在社會上多不勝數,所以這個情節仍然是「寫實」的,而一個「寫實」的情節也就是「合理」的情節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