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位: DALEY Thomas
十四歲的英國跳水運動員,在歐洲已經鋒芒畢露,能晉級決賽之餘更以第七名完成賽事 (決賽十二席),很令人期待他在下一屆奧運於主場英國倫敦的表現。
第七位: BOLT Usain
以無比輕鬆的姿態打破一百米飛人世績,亦是新鮮出爐的二百米世界紀錄保持者,亦因為動作多多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到底如果他全力以赴的話,可以把一百米世績推前多少呢?
對於他被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公開批評,其實也算是小事一椿,始終羅格的言論算是溫和,不過,羅格的說話也有點奇怪:「保特仍然年輕,遲早會學懂這樣做。」我相信,當年紀漸長時,會不會這樣做的關鍵可能是「非不為也、實不能也」了。
第六位: ISINBAEVA Elena
在運動場上鼓動全場觀眾替她拍打節奏打氣,似乎比眾香港歌手在紅館「教導」粉絲們打拍子容易得多,而主角也顯得更有「星味」。當她衝擊世界紀錄連續兩次失敗之後,顯然無損她的自信,也無損觀眾的期待。這個世界紀錄,是最具有娛樂性的一個。
第五位: 馬琳
凌厲的眼光,是我近期覺得自己欠缺的。事實上,乒乓球男單入圍的三位中國之中,我最喜歡馬琳,最看不好的也是馬琳 (他的狀態有時十分反覆)。結果,他憑著過人的氣勢勝出了。
第四位: Matthew Mitcham
不論他是否中國的敵人,但是他肯定是各國傳媒的朋友 -- 奧運要有新聞價值,又怎能缺少這等半爆冷的賽果呢? 中國跳水隊連摘七金,甚至在周呂鑫在最後一跳稍有失手,也未有令觀眾動搖半分。可是,這位澳洲仁兄的最後一跳,是以整個奧運跳水賽事的最高打分完成,也讓我們五體投地。我一直有留意跳水的比賽,如果中國選手在跳水賽事中有任何一跳被稱為「完美」的話,那麼米查這一跳,簡單來就,就是超越了完美 -- 事實上 112.1 分也有超越完美的意味 (喜歡看跳水的打分,因為有超過 100分 的可能性存在,事實上這一屆中國的選手也有過高於 100分的表現)。
第三位: BESSONOVA Anna
到現在我也不怎相信,這位運動員居然憑著觀眾的聲援而撿得這一面藝術體操的銅牌。事緣她在第三項棒操的評分比較低 -- 「比較低」是我看有線電視網上直播的專業評述的感覺,而她的所屬團隊隨即提出覆核。評述解說道是因為評判多是俄羅斯人,而藝術體操也是以俄羅斯獨領群雄,所以偶有「瓜田李下」之嫌。不過,現場觀眾應該沒太多人知道這些來龍去脈,奇怪的是當她完成第四項絲帶操之後,評判遲遲未有打分,而在這數分鐘空間,觀眾支持的呼聲此起彼落。雖然在早一輪俄羅斯冠軍選手完成賽事後,也響起如雷的掌聲,但是不知怎的,我覺得這次的呼聲帶有強列的企圖和想法,當下連這位運動員也呆了,只得連番起立向觀眾揮手示意。直至評判打出理想的分數,觀眾在響起「正常」的掌聲。我不相信當日觀眾之中有超過百分之一是烏克蘭人,我反而以為這是民眾在爭取表達自己感覺的機會,亦成功把銅牌放在她的脖子上 (註: 她也是有名氣的選手,不是泛泛之輩) 。
第二位: 林丹
世界排名第二的李宗偉對世界第一的超級丹,之前的對賽紀錄是五勝八負,怎樣看也不見得會是 12:21 和 8:21 的極端賽果。是林丹主場之利、是李宗偉早前對李炫一的賽事中過份勞累? 這種種也似乎未足以解釋大比數的落敗,不過,肯定的是賽前超級丹狀態大勇的報導乃是千真萬確的事。
第一位: PHELPS Michael
我不以為如果對這篇文章有興趣的人需要我在此多解釋甚麼。我只想說,七個世界紀錄和一個奧運紀錄這一個缺陷美來得極為動人心弦,這留有一個讓人超越的餘地,縱使這一刻八金八世績是多麼的遙遠 -- 奧運之前所有人即使對於菲比斯能衝擊八金大業多麼樂觀,也無法想像他會這樣驕人地超額完成 -- 「以後未來是個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