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軟件: HD Tach 3.0
項目 | 單碟 | RAID5 (3 disks) | 流動電腦硬碟 |
最高傳輸率 | 80MB/s | 160MB/s | 36MB/s |
最低傳輸率 | 40MB/s | 80MB/s | 17MB/s |
平均傳輸率 | 64.3MB/s | 127.8MB/s | 25.6MB/s |
突發傳輸率 | 134.6MB/s | 605.8MB/s | 89MB/s |
兩者使用同一型號的硬碟機 (Seagate 7200.10 320GB SATA300 w/ 16MB Cache, NCQ) 日常的傳輸率比單碟高愈一倍。最後一列的是現時常用流動電腦硬碟機的數據,方便參考。值得一提的是我的 RAID 5 陣列只有 20% 的部份不能達到 100MB/s。當然,這只是理論數據,日常的操作需要經常存取細小的檔案,這個測試軟件反映不到這台電腦的優勢。
值得留意的是突發傳輸率,那是指硬碟機緩衝區與介面的傳輸率,當中由於不涉及硬碟的機械操作,所以其速度會快很多。在日常操作方面,對檔案壓縮上面會有較大的影響 (不過我只是猜測,不能證實)。而現時 SATA300 的理論傳輸值是 300MB/s,但由於我是使用 PCI-E x8 來連接陣列卡 (最高理論值: 2GB/s),再加上內建 256MB ECC DDR SDRAM 作為陣列緩衝,所以才會有這樣快的結果 (605.8 MB/s,真的很酷!)。

後記: 本來以為寫這個文章不需太多時間,隨後才溫 COMP336 Quiz 還趕得及。可是,中途卻埋首研究 PNG 檔案大小的問題 (有很多得著,例如以上的擷圖,經 resample 縮小後,大小比原始圖大了兩倍,因為顏色數量多了。還有就是 IrfanView 內建的 PNGOUT 插建對於這類擷圖的功效非常顯著),最後還是花了三小時。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