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31日

一天的行程

今天是從 14:00 才開始的,話說我要上普通話課 (終於抵受不了三天 day-off 的爆 hea 生活了...)。13:30 起床,XXXX [1] 地飛回科大。下課後,找四仔取回兩本 CSS 的書,卻被他引誘去吃 tea,害得我又做不成 ITC Report [2] 了。

隨後到了牛池灣城市電腦售票網,有以下對話:

「我想要四月十四日的四張 Mozart and Beyond 學生門票。」
「甚麼?」
「Mozart and Beyond」
「中文名字是甚麼?」
「...對不起,我不知道。」
「演出場地呢?」
「...對不起,我不知道。」
...良久...並引來尾隨人群對我的鄙視目光。
「超越莫扎特嗎?」

幸好她說中了,因為,怕死的我那時絕對不會說出一個「不」字。

17:30 在小巴站和阿圈交收「刺青」門票。回家休息了一會,便到黃金替阿朱 (及其同行女伴) 選購 LCD。本來以為有足夠時間乘巴士到尖沙咀文化中心,可是,當我找到巴士站時已經是二十分鐘後的事了。看一看錶,約了雪 19:00,那時已經是 18:45......在看見三十輛載著客人的的士之後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 -- 有人在我等車的位置下車。

本來司機以為車程只需 15 分鐘,而車資亦不會高於三十元。可是最後卻是以 50元在19:15抵達。但是,我也沒有怪他,因為他自從得知我趕時間以來,一共衝了黃燈兩次和「抽頭」四次......

「刺青」開場時間是 19:15,其實沒有遲到,只是門票是「不設劃位」的,所以我們坐了在第五排的最左邊罷了。由於是急讓的門票,也不知內容說甚麼,平常心看戲的效果特別好,加上電影本身結構組織甚佳,雖不至於是得奬電影,卻也脫不了完場時的一片熱烈掌聲。在文化中心看電影的感覺特別高人一等,完場時還可以向導演即場提問。只是,觀眾的問題未免太膚淺,根本沒有問及電影的中心主題 (如果我懂得多一點點普通話,我會舉手提問的......)。

看完電影,我建議到新蒲崗吃晚飯,雪也沒有所謂 (為甚麼不在尖沙咀吃呢? 在巴士上我問了自己數百遍......),然後便一直聊到 00:30 (終於在這一天對自己有一個切切實實的肯定,在二十二歲另九個月又二十一日的時候)。

陪雪乘小巴往旺角好讓她轉通宵車,然後乘阿安的車子回黃大仙 (第一次乘坐同輩的車子,值得記下。) 因為答應了阿安要替他修好家中的舊電腦,他也很難推辭我的「不順風車」要求吧?

02:30,終於勸服他們更換整部電腦。但是也把整台電腦抬回家中加以研究 (有車子,好像比較容易請求別人做事)。對話間,得知阿安的妹妹和我妹是中學同學,如此一來,他們三兄妹也和我有不同的關連了...(也不記得是否曾經和他哥哥同班,總之是同學吧)。多番向他妹妹追問,發現我對妹妹的了解原來並不深,應該關心她多一些了。

03:00 回家,發現沒有帶鎖匙...如果我是我爸爸,就一定不會替一個經常在出夜街的同時忘記帶鎖匙的兒子開門......

在這數天,特別是這一天,我再次感覺到自己的一團火,好像尋回真正的自我了。

註: 此文章的時間標示是廿四小時制,03:00 代表剛過去的凌晨三時是也。

註[1]: 在這裡,想用一個四字詞,但太不雅了,放棄使用,有與趣的可以猜猜。
註[2]: 一份原定繳於二零零五年四月繳交的功課,如果再不交回,我便不用擔心影畢業相的問題了。

3 則留言:

circle 說...

我早預料到你最終都做不成 ITC Report 了... XDDD

唉... 我的期待以久的刺青... 可憐的我... 也多得你的幫忙才沒有浪費那兩張戲票…

其實呀... 我相信你可以用英文問的 XD

Doanld Tong 說...

碰巧有空, 也要多謝你 (或你的 mid-term,笑) 我才可看到一部有質素的電影。

明明是中國人,卻用英文問,不是更惹人笑話嗎!?

circle 說...

> 明明是中國人,卻用英文問,不是更惹人笑話嗎!?
哈…這個亦是我入了大學之後的一個疑問…我校內地的 TA/prof/同學多的是,又有幾多個是用中國的語言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