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6日

Blogoholic

Blog 作為 Web 2.0 的一部份,算是最成功的一員。它成功的地方在於:真正讓人感覺到言論自由的可貴,而寫作亦從來沒有這麼容易過。不管現在的作文老師如何評價這種非常口語化的文章,無疑這也是文化的一部份。當然,凡事也會物極必反的時候,我不打算討論 Web 2.0 如何「令人」荒廢學業、玩物喪志 (加上引號是因為我不認為「喪志」一定是和「物」有關,從這個成語來看,人性本來也姓「賴」的),而是想提出一個關於我自己的奇怪現象。

個人而言,最愛看的 Blog,一定不會是朋友的。一來是朋友們網誌的更新速度很慢,二來是其實所看的也跳不出自己的框框。比較常看的,會是一些點頭之交的網誌。他們說的事比我遠一點,可是卻隱隱地相關,有時我會發現朋友們的踪影,而所發生的事,我或許也在同一個場合中。然後,當我下一次碰見他的時候,我對他的感覺便會熟悉了許多,也多了一點溫暖的感覺。

而比較變態的,是我會去看一些毫不認識的人的網誌。在 Google 找尋資料的時候,偶爾會找到別人的網誌,每當有這種巧合,我也會造訪一下陌生人的網誌。和 homepage 不同,網誌是很生活化的文章,很容易便能吸引我的目光。這個習慣應該是去年的一件慘案所引發的,那時候,隨便 search 一下便會得到很多師弟妹的文章,有些甚至是和自己頗有淵源的。擴展開來,中港台澳和外地的華人的網誌我也看過不少,不過就很少留下意見,認為「輕輕的走」更有詩意。

雖然我不太想承認這個行為有點異常 (其實我覺得和看散文的分別不大),可以根據網路上的「心理測驗」,原來我也被歸類為「Blogoholic」呢。 (還要是頗高的 38 分!)

1 則留言:

circle 說...

My score is 40 XD